原則上誰擺的誰負責清理,撤掉或者“撤桶入內(nèi)”。
為什么這樣決定?杭州市城管局市容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保障中心分類指導科科長曹勐琦說,取消道路上的垃圾桶,主要是想規(guī)范垃圾分類,讓市民不再隨意丟垃圾,推進垃圾減量化;同時,沒有了垃圾桶,市容市貌也會更加整潔。
但是,并不是所有的垃圾桶都撤掉。比如沿路、商場、地鐵站、景區(qū)、游樂場等地的“果殼箱”,這些是市政設施,還會繼續(xù)保留。
這些“果殼箱”就是我們常在路邊看到的,一個褐色的架子,左右各有一個銀色的方形垃圾桶,上面印著“其他垃圾”和“可回收物”。
簡單說就是,塑料垃圾桶以后路上不會有了;不銹鋼外罩的垃圾桶(果殼箱)還會繼續(xù)保留。
果殼箱今后也會逐漸減少
可能真的需要把垃圾帶回家再扔
在馬路上扔垃圾,不分類,也會有“人”管。杭州接下來將借助智慧系統(tǒng),協(xié)助監(jiān)督垃圾分類。
那么,以后,在公共區(qū)域易腐垃圾該怎么丟?
比方說你逛街買了份雞排,吃不完想扔掉。之前沿街店家特別是餐飲店門口,都有一個大大的塑料垃圾桶,你隨便找一個就可以丟進去。以后這些“私家”垃圾袋沒有了,扔哪里?
扔果殼箱?不行的。路邊的這些果殼箱,只能扔“其他垃圾”和“可回收物”,不能扔易腐垃圾。如果你非要扔,就違反了生活垃圾管理條例,被警告了不光彩,被處罰了還要記入信用檔案。
到時,可能真的要自備一個垃圾袋,帶回家再扔了。
而且,基本可以確定的是,今后杭州公共區(qū)域的果殼箱也會逐漸減少,到時候不僅易腐垃圾,就是喝不掉的奶茶、吃完烤串的竹簽等其他垃圾,找不到對應的垃圾桶,也要帶回家扔。
來源:都市快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