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經濟的問題是很影響感情的,再堅固的感情也經不起長年累月的生活條件不見起色,女方抱怨下,男方還會覺得女的不識大體,自己贍養(yǎng)父母哪里不對,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,女方也反駁不了,反而內心會覺得沒那么有底氣,天長日久男方計較女方抱怨,不給情緒價值,感情就消磨殆盡了。這個社會給女性捆綁太多的道德標準了,女性找一個經濟條件好的對自己好的,哪里不對了,但是傳統(tǒng)觀念又會束縛自己,交往的男朋友沒有不良習慣,賺的錢也沒亂花,是贍養(yǎng)父母和經濟困難的手足,道德品質上沒有缺點,他也沒有犯錯,就是沒錢,這時候斷了關系,感覺良心上又過不去,覺得是對感情的褻瀆,反倒是被大眾認為女的愛財,不重情義,好吃懶做,不想自己努力或者辛苦,就想跟著享福,看看,千百年來對女性的洗腦多可怕,雖然父母輩都知道要選經濟條件好的,但也只能在親友圈朋友圈內含蓄表達,上不了臺面大事宣揚,條件不好的也只能是另外借口拒絕繼續(xù)交往,比如個子不高這些個原因,很難當面對男方說,你家太窮了,我女兒跟著你吃苦的,所以不要你,這些個話只能放在桌子底下說,所以國人的道德標準對女孩子真的是很苛刻,明明找條件好對自己好可以兩項并存的要求,要條件好的就是上不得臺面(只能含蓄表達),更看中道德上的認可。
二、男孩子孝順父母,看中手足之情,無可厚非,在大眾眼中品性優(yōu)良,是好男人。錯就錯在對待家人,和即將成為自己家人的女朋友區(qū)別對待。父母不為兒子婚嫁做準備,那么自己也應該考慮,快三十來歲的人了,女方不在意你的家庭條件,和你組建家庭,是多年的情感積累,是看中你的人品,愿意努力工作,過上1+1>2的生活,一起把小家庭建設的更好,難道你娶了人家是為了和你一起吃苦嗎?孝順父母是你的責任,但是女方不是你原生家庭長大的,跟你的父母姐姐沒有情感聯(lián)系,他們不是女方的責任和義務,女方會把小家庭的帳算得更清楚,你要把小家庭的資產付出去支援父母姐姐,相當于動用了小家庭的積累,錢多倒也無所謂,剛剛起步階段的小年輕哪有那么多的錢,所以矛盾就出來了。就那么點錢,到底怎么用?男方與原生家庭血脈相連,拿出去自然也心甘情愿,女方不一樣了,我又不是他們養(yǎng)大培養(yǎng)出來的,自己過得緊巴巴的,不扶持我們也就算了,還在基礎這么薄弱的起步階段就開始拖小家庭的后腿了,換誰也不樂意了。這里的平衡就該看男方的了,自己有多大的能力,在有限的資金下怎么協(xié)調,怎么紓解女方的情緒,怎么撫平女方的不滿,需要有很高的情商,但是年輕的男性沒有生活經歷,一般也不具備這個能力?赡芫涂茨沁吙,先幫哪邊,或者親情幾十年的感情>幾年的愛情,首選親情了;蛘咝睦锎蛩,女方先跟自己吃幾年苦,我肯定好好待她,今后生活條件好了,補償給她(哪知道每個人生階段都有各種的責任,有可能一輩子也做不到女方心中的生活目標,然后等死的時候說一句,這一輩子你跟我受苦了,真對不起了。)
三、女方對男方提經濟要求,沒有不好意思的,可以和你一起努力一起付出經營小家庭,但是一旦組建家庭團隊后,讓這個團隊發(fā)揮最大的優(yōu)勢,就是全力支持男方的事業(yè)多掙錢,女方在家務多承擔一些,包括孕期、哺乳期和孩子的教育期的付出,對事業(yè)肯定是受影響的,把機會讓出來給男方去掙錢,這是是符合團隊作戰(zhàn)的邏輯的,所以當女孩子看看男方條件,至少在未來心里有底,可以保障基本的生活,未來的日子是會越過越好的,而不是男方原生家庭拖累小家庭,不知道未來會過成什么樣子,沒有60分的生活基礎保障,心里沒底,甚至讓自己成為怨婦,誰想成為怨婦呢,難到女孩子不知道怨婦樣子的可怕和丑陋嗎,為什么還會成為這樣子呢,都是女孩子的責任嗎,不夠大氣,不夠賢良淑德,是高等教育沒教好嗎?